网站整改中

【塞上绿电亮三湘】采访手记:记者轶事

发布日期: 2025-06-09 信息来源: 张鹏飞 点击次数:

作者:张鹏飞

   编者按:从塞上荒野到三湘热土,横跨六?。ㄇ?、绵延1634公里的宁湘±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即将竣工。作为我国首条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为依托的特高压直流工程,宁湘±800直流输电工程承载着宁夏“风光”资源与湖南发展动力的相牵。每一基铁塔的矗立,都凝结着跨越黄河、长江、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难题的智慧;每一寸导线的延伸,都书写着湘宁协作、央地联动的创新实践。在工程即将投运之际,宁夏电视台与公司宣传部联动策划,拍摄组千里寻迹,通过“记者探访+专家解读+用户故事+航拍”的形式,展现工程从设想到落地再到助推两地高质量发展的故事,突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突破与生态、经济、民生等多重意义。真实记录工程建设的艰辛,展现劳动者的奋斗精神与工程的宏伟画卷,歌颂新时代电力人的匠心与担当。

  2025年5月上旬,在“宁电入湘”工程投运之前,宁夏电视台与公司联合策划,开展“塞上绿电点亮三湘”专题采访报道活动。从中宁换流站开始,沿途六省市区最终到达湖南衡阳换流站,通过“记者探访+专家解读+现场访谈+航拍寻?!钡刃问?,展现工程从设想到落地,再到两地协作发展的历程;展现技术突破与生态、经济、民生等多重意义,歌颂新时代电力人的匠心与担当。

  我有幸承担文字记者角色。成员还有电力记者周序鹏、袁宏彦,宁夏电视台记者王斐、胡宇凡、顾锐。

  5月12日上午出发前,宣传部特别强调了采访注意事项,重点是交通安全。

  采访报道的第一站是甘肃天水段。采访组长途跋涉,下午18:00才到达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小陇山下。

  “宁电入湘”±800千伏工程直流输电线路,从中宁换流站出来到此,走径400公里。而我们上高速、走省道、绕便道,已经行驶超700公里。一路上,怕司机贺学文疲劳,周序鹏时不时要提醒:累了就休息一会儿,千万不要疲劳驾驶。周序鹏是此行负责人,一路上不但一直盯着手机导航,还盯着老贺。

  电视台三位年轻记者提前就做足了功课,到达目的地后也不休息,按照分工直接进入工作状态。

  抓紧时间航拍一会儿,然后开始采访。我不但要完成当天的文字报道任务,还要为后期写长篇报告文学收集素材。接受采访的是辽宁送变电公司项目部副经理陈昱昊。刚才他带路到这里就停下不再前行。他说,这里是无人区入口,无人区有野兽,太晚进去有危险。只能就地拍摄。

  电视台记者干劲足,电力记者作风也硬。次日早上,当大家准时出来集合时,周序鹏和袁宏彦已经外出拍摄回来了,他们都是骑着共享单车外出的。两人军人本色保持不变!

  下一站是陕西秦岭山中。途中几乎全在山里行驶。秦岭里的隧道多的让人心烦。其中有一个隧道群长达32公里。这也是一路上行车慢的原因之一。16:00多下高速,跟着江西送变电公司项目部经理卢江龙来到秦岭深入半山腰,行程又超500公里。这里是展放导线时修的一个平台,暂时还没有按照生态环境?;ひ?,种树种草恢复原貌,非常利于航拍。王斐和胡宇凡采访时,其他四人迫不及待地放飞无人机。秦岭的山要比甘肃的山大的多,沟要深得多,不得不让人为线路施工人员点赞。

  卢江龙全程参与施工,情况清楚,有问必答。王斐出镜一次成功,采访拍摄一次成功。

  因为着急赶路,中午路过汉中市时,在路边一个小饭馆里随便凑合了点。饭馆小,上菜慢。顾锐吃得少,卢江龙带大家要去下一个目的地时,他低血糖了??醋潘钔非叱龅暮梗蠹揖醯糜行┛尚?,但又不好意思笑,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多吃了一口属于顾锐的菜。

  去下一个目的地路过村庄,大家陪顾锐买零食,我随卢江龙去采访队长缪斌。在秦岭深处施工时,为了节约时间,也避免来回上下山途中不安全,缪斌带着弟兄们一直住在山顶。59岁的缪斌已经当了30年的施工队长了,他说无论多苦,都要把兄弟们带好……俞明是在山顶上施工时住了42天没下山的人之一。下山后他没有回去看热恋中的女友,是因为头发胡子太长,形象不好……

  来的途中还有些犯嘀咕:沿线都是山大沟深,难度大同小异,文章如何写?而听完卢江龙、缪斌、俞明他们的故事,忽然觉得这里的文章不难写。

  第三个目的地是重庆奉节。都有些迫不及待地要领略“宁电入湘”±800千伏工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这条钢铁“银龙”横跨长江的风采。

  “银龙”跨江场景确实震撼,从江北到江南,两岸铁塔高耸入云,导线弧度像弯弓,悬垂在雾气缭绕的江面上。据重庆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项目经理梅静介绍,跨江施工只用了四天。面对如此震撼的场景,飞手们大显身手,都拍出了大片。特别是袁宏彦拍的美图更壮观。

  袁宏彦是宁夏电力公司系统摄影领军人,图片经常发表在新华网、人民日报等央媒重要位置,让人羡慕。这不,人还没有到重庆,在小陇山、秦岭拍的照片已经发表在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新社。

  “银龙”跨江处在夔门大桥附近。来时过桥,夜宿江北又过桥。前往湖北恩施时又过此桥。于是大家就笑话我和袁宏彦早上白花冤枉钱叫网约车来航拍。

  一点也不冤枉,晨雾里的大桥更有诗情画意。

  提及恩施,人们首先会想到那里美丽的大峡谷、绚丽多姿的溶洞、秀丽的清江。去一次,绝对能留下深刻的影响。此行采访组虽然没有机会领略秀美风光,但我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恩施巴东县野三关镇阴山坡村后的山腰上。

  按照导航,来到湖北送变电公司项目部现场负责人赵强等待我们的地方,趁序鹏和他交流时,我迫不及待地放飞了被大家戏称为“宝宝机”的小飞机。刚飞不远,施工队长漆巨林来通知,说还要继续上山。由于着急,返回时降落的有点早,“宝宝机”便刷到了树稍上,瞬时坠落。

  地图显示坠落点不是很远,只对漆臣林说飞机坠落了,然后顺着地图显示方向跑去。山上林木茂盛,枯木杂草藤条交盘织错,寸步难行。这几天采访,不断听到林里有野兽和蛇,上山的时候特意找了一根棍子,边扫边爬。找机心切,就算被枯木藤条绊倒,还是把漆臣林甩在后面,他喊也没听见。还好,有惊无险?;拥粼诖笤既倜赘叩纳窖Γ谔偬跎喜辉谑魃?,要是在几十米高的树上就麻烦了。这点高度,要是黄土高原上的山,光秃秃的很容易爬上去,可这里是南方的山,树林好比倒扣的锅上盖着厚厚的棉被,树林下的枯木杂草藤条层,又是几层毛毯。而黄土高原上的山,多数连一层毛毯都不及,顶多算一层薄纱。下山还拄着棍子,一手还拿着控制器、无人机。棍子就起反作用,捣在虚处就摔跤,一跤又一跤,摔得我屁股生疼,胳膊划了两道口子,右手中指差点折断了。还好枯木杂草藤条很厚,滚不下去。上山时着急,没什么感觉,下山时突然有些害怕。尽管漆臣林就在百米内,周序鹏、袁宏彦和老贺都过来了,但心还是跳,担忧来一群猴子,抢走飞机或手机——在秦岭山顶时,猴子经常趁施工人员出去干活,钻进帐篷里抢东西。猴子没有看见,倒看见一条蛇。一条两根指头粗的绿蛇。它盘在侧面三四米的枯树枝上。看见人来也一惊,连信子都没吐直接游走。

  “宝宝机”安全找回,大家都笑:飞机失事,飞行员无恙。

  我没有告诉大家,中指快伸不直了,裤子被刮破的地方,能感觉到大腿里面也划破了。

  从巴东往衡阳,车又开了近十小时。老贺确实可以,累了进服务区洗把脸,连眯都不用眯一会儿,精力又恢复如初。而且每天出发前,还给大家准备一壶热水。

  老贺没问题,周序鹏却有点小状况。他一路上除了不停地跟接待点人电话微信联系,还一直盯着手机看导航,前一天晚上,左眼就开始红肿。到衡阳时,眼角已经血红血红的。别人看导航他心里不踏实,只能自己坚持。胡宇凡很热心,根据周序鹏的症状上网搜索,并给买了眼药水。周序鹏要给钱,胡宇凡说什么也不要。

  这一路,大家关系处的非常和睦。

  周序鹏眼睛出现红肿,祸根或许是那些连绵不断的隧道群。一天动辄几百公里,过近百个或上百个隧道,而且有的隧道相隔才百十来米。光线一会儿明一会暗,注意力还那么高度集中,特别伤眼睛。

  每天的长途行车对我来说却是个好事。前一天的采访,我当晚写不完,或者写完没校对好,第二天就坐在车上用手机润色,然后再从“前线”发回“大后方”。我眼睛盯花了就休息,不用瞪那么大,不用盯那么久。

  长沙橘子洲头夜景,是策划方案里航拍点之一。但这里是不能随便飞无人机的,幸亏公司宣传部提前跟湖南省公司宣传部沟通,湖南公司宣传部通过相关程序,争取到了航拍许可。

【塞上绿电亮三湘】采访手记:记者轶事

在湖南省电力公司采访  湖南公司宣传部  戴玮  摄

  湖南公司宣传部不但争取到了航拍许可,还派可以通行的中巴送我们进去,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。为防止我们的飞机被安保击落,湖南公司宣传部专责戴玮还特意请来值勤民警现场指导。

  返回宾馆途中,听见后座的王斐跟上幼儿园的宝宝视频,才得知今天是她的生日,她出发第二天宝宝身体不适就住了院,老公还在外地出差。而这一天,她的工作状态一如既往。不得自夸一下宣传工作者,个个都是好样的。大家要给庆贺生日,她一笑拒之。

  最后才回宁夏采访。在中宁换流站和线路跨黄河段,袁宏彦拍的图片,连续被人民网和新华社刊发在首页重要位置。

  “宝宝机”在恩施坠落,后面几天航拍倒没发现什么异常,但那天在中宁换流站航拍时,抗大风能力远不如前,不停地抖动,终于在自动返回时迫降?;购?,降在干滩上,不难找。下午,在跨越黄河处拍工人走线消缺时,它在低电量返回途中突然变成“姿态模式”,然后一个倒栽葱掉落下来,寿终正寝。

【塞上绿电亮三湘】采访手记:记者轶事

在衡阳换流站项目部采访  周序鹏 摄


相关链接